1946 年 8 月任连长,1947 年 7 月调胶东军区司令部任参谋。1949 年 4 月任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27 军前 身)教导团中队长。解放战争时期,先后参加了莱芜战役、白马关阻击战、孟良崮战役、潍县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
1950 年 8 月调往东北边防军司令部任参谋,为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做准备。10 月 22 日押运 6 辆满载军用物资的卡车,由安东驶往宽甸,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到达志愿军司令部驻地…朝鲜北镇大榆洞,立即投入到首次战役的战前准备工作中。
1950 年 10 月 25 日 早晨,志愿军打响了抗美援朝战役的第一枪!他第一次近距离领略了彭德怀司令员以及志愿军首长在大榆洞指挥作战的风采。
1951 年 11 月 20 日奉命回国到安东接新兵带回朝鲜,圆满完成了任务。
1952 年 10 月,参与筹备“碧潼战俘营奥林匹克运动会”,11 月 15 日举行了开幕式。他任志愿军司令部军教主任,代表司令部出席开幕式并讲话,运动会历时 12 天圆满闭幕。战俘营运动会的成功举办,展现了志愿军文明之师的形象,戳穿了美国在世界上散布志愿军虐待战俘的谣言。
1953 年 7 月 27 日朝鲜停战协定签字,燃烧了三年的战火熄灭了。停战后,为协助朝鲜人民军坚守阵地,维护停战协定,应朝鲜政府请求,部分志愿军人员暂驻朝鲜。他被选为军事教员留在了朝鲜,为培养朝鲜人民军军事人才作出了贡献。
1954 年 9 月调回志愿军总部工作,负责接待国内外来潮鲜慰问、参观、学习等各界知名人士的全面安保任务。1955年9月被授予大尉军衔。
1957 年 9 月随志愿军总部机关部分人员回国。之后调入广州军区司令部管理处任参谋。 1958年党和国家决定开发北大荒,为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他毅然递交了申请书。4 月他作为这批转业官兵负责人,带领800余人的转业官兵和家属,踏上了北上黑龙江省垦荒戍边的征途。他被任命为黑龙江省通北农场副场长(为纪念赵光烈士,后改为赵光农场),他和战友们一道努力奋斗,艰苦创业,肩负起了开发边疆、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重任。
1983 年 11 月黄兆奎同志离休,1989 年 3 月 21 日黄兆奎同志因病去世,享年 69 岁,走完了他戎马一生的革命道路。他深深地爱着这片黑土地,用青春和汗水浇灌着这片黑土地,为昔日的北大荒变成如今的北大仓做出了贡献。他的一生是艰苦奋斗,是无私奉献的一生;他把自己融入了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把自己的一生无怨无悔地献给了党和人民。
党和人民没有忘记他,1953 年 10 月 25 日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三级国旗勋章;1956 年 6 月 5 日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独立自由奖章;1957 年 6 月 18 日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解放勋章。1986 年 8 月 1 日荣获中国共产党黑龙江省委员会、黑龙江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开发建设黑龙江垦区”荣誉证书等。
夫人李春荣:1936 年 10 月生于辽宁省丹东市,初中毕业;1954 年 5 月到志愿军司令部文工团工作,1956 年 8 月调志愿军司令部第一招待所工作。1957 年 9 月凯旋回国后随丈夫调广州军区,1958 年 4 月随丈夫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转业到黑龙江省赵光农场工作;1992 年 6 月病故,享年 56 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