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第五代产业园区?

来源:国际网    作者:编辑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9-01    

       国际网(www.guoji.net.cn)讯:第五代产业园区是适应智能时代、服务中国产业升级新阶段的必然产物。站在中国产业园区发展的代际坐标上,“第五代”的轮廓正日渐清晰。从初代简陋的“工业大院”到智能化、生态化的现代产业聚集地,中国产业园区历经数代迭变,始终是国家经济腾飞和产业升级的引擎。如今,面对全球产业链重构加速、创新驱动澎湃发力,以及“人”的价值日益回归核心的时代洪流,产业园区再次站在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中电光谷总裁黄立平指出,第五代产业园区的孕育与诞生,绝非简单延续,而是在深刻把握发展规律和时代命题基础上的系统性跃迁,标志着一种以更高维度创新生态、更深层次人本关怀、更强韧性共生生态为核心特征的全新发展范式的形成。

10.png

       我国产业园区的发展进程是与改革开放的步伐相伴而行的,至今,我国现代的产业园区建设已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11.png

       第一代产业园区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源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制造业向低成本区域的转移,特别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承接“三来一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补偿贸易)为主流的外商投资劳动密集型轻工业产品生产,包括服装、鞋、自行车、玩具以及各种家用电器产品等。核心特征是规划整齐划一,建筑标准化,功能较单一。

12.png

       随着1992年上海浦东软件园启动建设,第二代园区也迎来了发展的开端,其“软件园”之名反映了当时产业正经历从“模仿创新”向“自主创新”的关键转型。与普通写字楼(容积率通常在1.5-3.0之间)不同,这类园区的定位是研发办公为主,并配套一定生活设施,因此整体容积率较低。随着产业发展,后续出现了配备中试厂房的科技园区,成为适应信息化、自动化时代需求的产业载体。

13.png

       第三代产业园区从新世纪初开始探索,2010年后形成气候,主要以产业地产模式开发,是集合了多功能的产业综合体,包括研发、办公、生产、服务等,能适应不同城市资源禀赋和区域产业结构特点。中电光谷对主题园区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例如武汉光谷金融港、武汉创意天地、成都芯谷等。即使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主题园区仍然被认为有一定发展空间。

14.png

       第四代园区是以2022年深圳市提出以工业上楼为标志的一种产业组织空间模式。这类园区着眼于留住中小企业,延缓产业链外迁的速度,主要服务“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生产用房,辅之研发用房、配套用房,容积率在3.0以上,实际有6.0以上。第四代园区是经济发展领先地区新型工业化路径的探索,不具普遍性。

15.png

       当人工智能深刻重塑产业根基,当“中国制造”向“中国质量”与“中国品牌”跃升,驱动产业升级步入崭新阶段,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压力亦持续传导,产业园区也正在步入更具内涵、更高形态的第五代转型升级之路。

16.png

       目前,人工智能已深度渗透制造业全流程,实现了需求-设计-生产闭环,不仅显著缩短产品周期,更通过优化生产流程降低对规模化厂房的需求,使盘活存量厂房(全国空置面积至少5亿平方米)成为空间再利用的主要方向。与此同时,分布式制造趋势催生了区域化小型智能工厂的布局需求,个性化科技企业(如国产替代、专精特新企业)及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增量同步显现。这种全链条重构终结了传统产业地产模式,倒逼产业空间供应方式升级。

17.png

责任编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