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照明节能进入关键期 物联网技术推动智能化升级

来源:国际网    作者:编辑    人气:    发布时间:2025-11-20    

随着“双碳”政策持续推进,公共建筑在照明领域的节能与智能化升级迎来了关键窗口期。在大型公共空间中,照明系统覆盖范围广、运行时长长,是建筑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地节能评估数据显示,公共建筑照明的节能潜力普遍可达 15%–30%,若结合智能化管理,还可以进一步提升运行效率。

近年来,智慧建筑、智慧园区建设的推进,使公共建筑照明从传统人工控制逐步转向数字化、自动化和物联网化。在这股转型浪潮中,智能照明技术成为提升建筑照明效率的重要手段,通过占用感知、照度调节、自动控制等方式有效降低能源浪费。

一、传统照明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人走灯不灭、区域长亮,导致显著能耗浪费;

• 人工巡检工作量大,设备状态无法实时监测;

• 缺乏精细化的控制策略,难以适应不同场景需求;

• 光照环境不稳定,影响使用舒适度;

• 缺少能耗数据分析能力,不利于管理优化。

二、物联网照明在公共建筑中的应用趋势

1. 基于 KNX 的楼宇控制系统

适用于新建公共建筑,具备结构稳定、功能完善和扩展性强的特点,可实现照明、遮阳、空调等多系统的统一管理。

2. 基于无线 Mesh 的智能照明系统

适用于办公楼、学校、医院、园区等区域,通过传感器联动和灯具级控制实现自动调光、区域管理和能耗采集,为节能提供技术支撑。

在行业实践中,企业也在探索恒照度控制、占用状态识别、自动化策略配置等功能,以提升建筑照明的智能化程度。

例如,北京捷为智能化科技有限公司(GIVEI)基于多协议兼容架构,构建了覆盖公共区域和办公场景的智能照明系统,实现灯具状态监测、自动化策略设置、本地联动控制与远程管理等能力,为建筑照明节能提供数字化技术基础。

三、公共建筑照明智能化价值凸显

• 降低照明能耗成本;

• 提升空间舒适度;

• 减少设施运维压力;

• 延长灯具使用寿命;

• 为建筑用能管理提供数据基础。

结语

在节能减排和建筑智慧化发展的背景下,公共建筑照明的智能化升级已成为行业共识。随着物联网感知技术的成熟与控制系统能力的提升,照明系统正逐步演变为建筑数字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在节能管理、建筑运营效率和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