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热点 • 正文

全国垃圾分类样板城市主题调研活动在宁波举行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编辑

  国际网(www.guoji.net.cn)讯:近日,全国垃圾分类样板城市主题调研活动在宁波展开,多家媒体代表深入海创社区、海曙区可回收物分拣中心、江北区大闸小区、慈溪市庙山村,通过深度调研、对话研讨等形式,挖掘宁波垃圾分类工作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成果,进一步推广宁波垃圾分类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全方位展现宁波垃圾分类的城市智慧。

  活动当天,中国报业协会理事长张建星同宁波市住建局、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指导中心有关负责同志以及各媒体代表展开座谈,深度交流垃圾分类工作的“宁波模式”及其可复制、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并就垃圾分类工作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研讨。会上发布了垃圾分类“宁波宣言”,宣言从党建引领、精准施策、低碳循环、全民参与等方面对垃圾分类“宁波模式”进行了梳理,同时向全社会发起倡议,号召全社会行动起来。

  随后,媒体代表们走进宁波市海创社区展开调研。据了解,自2015年成立以来,海创社区始终坚持“‘居—业—物’协同联动、社区自治、居民参与”的多元共治模式,社区内垃圾分类设施设置齐全、分类体系完善、分类氛围浓厚。海创社区通过精准定位社区居民年龄结构和工作生活习惯,不断完善“老中小+线上线下”投放设施设置,融入生活的分类投递设施让社区分类氛围浓厚。

  在海曙区可回收物分拣中心,媒体代表们深入地了解了具有宁波特色的智慧一体化全品类便民回收体系。海曙区可回收物分拣中心于2019年建成投用,通过高精准的智慧物流系统,将源头精细化分类投售的可回收物快速运送至区域配套分拣中心,经过精分加工再销售至终端利用工厂,解决了生活垃圾中的可回收物从哪儿来、到哪儿去的问题。该中心可集中分拣废纸张、废塑料、废织物、废金属、废玻璃、废电子电器、废大件垃圾等七大类可回收物,日分拣作业能力约70吨。内部设有可回收物智能回收平台,通过AI技术、车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各类可回收物全过程数字化管理、全链条规范化管控。目前,中心“机械智能分选+人工干预分选+归类自动打包”智能分选线分选效率比原先人工分选提升了约50%。

  以分拣中心为基础,宁波创新“垃圾分类+资源回收”两网融合模式,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实现“居民有收益、企业有市场、政府有降本”的“三有”目标,进一步激励群众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提升城市可回收物回收利用成效,完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构建。

  调研活动的最后一站慈溪市庙山村于2020年率先实行村级垃圾分类撤桶并点、定时定点、桶边督导模式,通过提升“硬件”设施与做好“软件”管理,提高全村垃圾分类群众知晓度、参与度。据了解,慈溪市自2017年底开始全市域推广垃圾分类,通过全链条治理、全社会参与、全要素保障的方式,生活垃圾总量连续4年实现“0”增长,原生生活垃圾连续6年实现“0”填埋,资源化与无害化处理率连续6年达到100%。2020—2023年慈溪市连续4年获评浙江省城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优胜县(市区)。

  作为全国首批垃圾分类试点城市,自2013年以来,宁波以绣花功夫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截至2023年底,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资源化利用率、无害化处理率均实现100%,垃圾分类投放精准率超过90%,多项指标位居全国第一。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帮助

    Copyright © 2022-2024 GUOJI.NET.CN 国际网 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
    京ICP备2023025604号 Power by DedeCms